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人物特写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村姑做电商,把土特产卖到远方...

    信息发布者:hongxina
    2018-12-15 21:39:57    来源:赣州发布   转载
    我 的 脱 贫 故 事


    第 02 期


    村姑做电商,把土特产卖到远方...

    ❖ 作者:陈志英,定南县岿美山镇左拔村村民

    陈志英(右一)

    我今年31岁,是一名电商,在“有赞微信购物平台”卖农特产品,去年纯收入超过了15万元以上。

    曾经的我,一贫如洗、生活困难。感恩有党的扶贫好政策,帮助激励我奋起创业。今天的我,有房、有车、有存款、有企业,事业算成功,生活也是越过越好。

    很荣幸,今天能与大家一起分享我的脱贫故事。

    重病致贫债台高筑

    12年前,我冲破世俗偏见,远嫁定南,勇敢地与老公裸婚,住进了破旧的土坯房。那一年,他90多岁的祖奶奶瘫痪在床,吃喝拉撒必须由人侍候;那一年,他奶奶年迈多病,生活起居全靠亲人照顾;那一年,他父亲患上了阑尾炎,进医院做了一个手术……这些,我都不在乎,我和他牵手,共同挑起了沉甸甸的家庭重担。我们早出晚归,到各个市场去摆摊叫卖水果;我们披星戴月,骑着摩托车流动兜售百货;我们风餐露宿,向村民贩卖树苗……可以说,那段时间,为摆脱贫困,我们夫妻俩受了很多常人受不了的难,吃了很多常人吃不了的苦。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,家里的生活慢慢好了起来。

    可惜,好景不长,2009年,我公公又得了胆结石,再次住院手术,而且手术后还不到半年,又被查出患有肺癌中晚期。

    刹那间,我们刚刚升起的生活希望,又直接掉进了一个冰窖!

    那几年,为给公公治病,我们原本就不富裕的家,欠下了很多外债,生活极其困难。

    陈志英正在做农活

    直到现在,我还忘不了没钱买柴米油盐的无奈;忘不了我的两个小孩,看着别的孩子穿新衣、吃零食时那种渴望的眼神;更忘不了为给公公的治病筹钱,到处借钱而借不到的心酸……然而,从小就要强的我,从来不认命,再苦的生活,也打消不了我向往美好生活的积极性。我相信,只要有党的好政策,扶我一把,我肯定可以通过自己勤劳和智慧,战胜贫穷。


    自强不息奋起创业

    2014年,精准扶贫的春风吹遍赣南,也吹进了我贫困的小家。那一年,我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,从此,温暖人心的扶贫好政策,鼓起了我奔向幸福生活的信心,照亮了我脱贫致富之路。

    图为岿美山镇左拔村

    我有位大姑,是深圳市某企业的白领。一次闲聊中,她对我说,她的同事、朋友,都喜欢网上购物,在网上买一些农家自产的蔬果生鲜及土鸡土鸭等农产品,这些农产品,虽然比超市卖的贵得多,却因为其独有的原生态和无污染倍受欢迎。

    大姑无意中说的话,让我有了一个大胆的创业想法:我住在定南农村,这里山清水秀,生态环境非常好,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菜种谷、养鸡养鸭,是农特产品的“大仓库”,而这些农家自产的农产品,品质好,又无公害,不就是城里人想买又不知道去哪里买的宝贝吗?要是收购上来,放到网上去卖,应该会受欢迎。

    我虽然只有初中文化,但是平时也喜欢学习,遇到问题也善于琢磨。自从有了做电商的想法后,我一有空就到网上去查资料,也经常去问网友,自学网上做生意的技术。同时,还经常上淘宝、阿里巴巴等平台,进各个网店学习,取生意经。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,我终于熟练地掌握了网上发布买卖信息的方法。这个时候,我开农产品网店、做电商的想法特别强烈。

    然而,要开网店,需要一大笔启动资金。亲戚朋友,能借的都借了,家里又没有值钱的抵押物,没办法从银行贷款,这笔钱,该如何去筹集呢?

    正当我为缺创业启动资金而烦恼忧愁的时候,扶贫干部向我宣传了政府贴息的产业扶贫信贷政策,并主动帮我联系办理了8万元贷款。

    这笔钱,真的是雪中送炭啊!有了这8万元的启动资金,我立即在“有赞微信购物平台”注册开通了一家名为“深圳市拼香味”的农产品专卖网店,向广东网友专供我们定南当地农家自种的瓜果蔬菜、散养的土鸡土鸭、香猪、鱼、鸽子,以及野生香菇、各类山珍干货、特产等。


    玩转电商,苦尽甘来

    网店开是开起来了,然而,因为是首次接触电商这个行业,我没有一点经验,确实遇到了好多困难。

    首先是怎样让更多的客户了解、相信我这家网店,愿意到网上来下单购买。

    我找来大姑的白领同事、朋友,通过她们以及她们的亲戚朋友,帮忙把网店售卖的各种农特产品免费送给她们身边的人品尝,感受产品品质,扩大了网店知晓面。

    陈志英正在包装自家农产品

    那时,网店新开,还处于摸索和推广期。前半年,我不断地做广告、送产品,每天忙碌辛苦,不为赚钱,只为积累经验、积攒人气。

    产品品质好,自然能吸引客户。营销推广不久,网店就迎来了第一批客户。

    接下来,我又遇到了一个新的难题:如何打包配送,才能既可以保证产品的新鲜和无损耗,又可以显得产品高端、大气、上档次?

    这期间,我走了不少弯路:为让蔬果保持干净、新鲜,我把它们洗干净后撒上水再打包,结果反而加速了蔬果的腐烂;我用纸箱装农产品,在运输过程中产品翻滚碰撞,受损严重;我用冰袋进行保鲜,结果冻伤蔬果产品;高温天气,常规的包装方法,肉类产品容易变质……问题一个接一个,不断出现,我就一个一个想办法,不停地解决:蔬果生鲜,我洗干净后晾干水再打包;我用包水果的网格袋套着冰袋给蔬果保鲜,解决冻伤的问题;我在纸箱里填充充气袋,防止农产品运输过程的翻滚碰撞;我还用真空袋包装肉类产品,确保卫生新鲜……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,不断地摸索提升。包装方法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造和提升。仅真空袋一项,我就尝试过十几个品种,才找到最合适的材质。

    给蔬菜进行保鲜包装

    创业是艰辛的。我和老公每天早上四、五点钟就要起床统计订单;一大早又要赶到田间地头去采摘收购新鲜的农产品;然后立即赶回家清洗加工,加班加点打包发货,直到晚上12点以后才能休息,每天都累得直不起腰来,人瘦了一圈又一圈。

    为保证产品质量,我收购货物,总是要亲自到信得过的农户家挑选采买,有时遇到产品短缺,立刻与客户沟通,即使推迟发货时间或取消订单,也绝不以次充好。有时,我也会邀请外地的客人到产品基地体验、观光,让他们亲身体会到这些农产品是真正的无公害。

    即便如此,也免不了遭遇客户投诉。有些蔬果,虽然经过仔细检查挑选,外表看上去完好无损,但里面或许会藏有虫子;虽然是正宗农家无公害蔬果,但却不一定有客户预期的口感;鸭子、香猪,难免细小绒毛没有清理干净等等,都可能是客户投诉的理由。我的做法是,不管是什么情况,遇到投诉,一律退款并补寄产品,情愿自己亏一点,也要让客户满意。

    网店生意火爆,订单不断

    因为产品质量好,售后服务到位,经过客户一传十,十传百,半年后,我的网店生意火爆,订单不断,销量翻了几倍,每天销售额都在4000元以上,除去工资、运费、成本等开支,年纯利润15万元以上。现在,我的网店拥有了6个群、700多位粉丝客户。

    在党的扶贫好政策的扶持下,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奋斗,我创业成功了,成了有房、有车、有存款的电商达人。对未来,我充满了信心。今年,我还考取了“一村一名大学生”,我一定珍惜这个机会,努力学习,全力提升自己。


    传帮带富,诚报党恩

    随着事业的成功,2016年底,我当选为县里的人大代表。2017年,我家光荣地脱了贫。

    没有党的扶贫好政策,就不会有我成功的今天。经历过贫困,更知贫困的苦,也更明白雪中送炭的帮扶,对贫困人群来说,有多么的重要。带着一颗赤诚的“感恩之心”,我要求自己,一定要尽自己所能,带领更多的乡亲走上致富路,更要力所能及地帮助村里的贫困户就业、发展产业,帮助他们摆脱贫穷。

    看着我把不值钱的“山货”买得火爆,大家都乐意把产品卖给我,我们村及周边种植、养殖原生态无公害农特产品的村民越来越多。在采购货物时,我总是优先购买贫困户种养的农特产品,帮助他们解决销售难题。

    刘冬明和他养的兔子

    我们村里有位贫困户叫刘冬明,他左眼失明,40岁了还没有结过婚。2017年,他养了30多只兔子。兔子养大了,却找不到销路,整天闷闷不乐。了解到他的困难后,从来没有卖过兔子的我,主动与他联系,利用自己的网店把他的兔子全部销售了出去,他获得了近3000元的收入。此后,我还指导他养殖了一些家禽,并帮他售卖,增加了他的经济收入。

    贫困户张明辉,他种了一些白萝卜,也不好卖,心里很着急。为了帮他卖出去,我找到他,指导他把萝卜晒成萝卜干,并帮他把萝卜干销售一空,为他增加了近千元的收入。

    2016年,我们县开发“鹿湖开花小镇”项目,为给家乡发展出点力,我以入股的方式,联合其它股东一起,在我们村投资建立了全县第一个镇级梅花鹿基地。基地以“公司+农户+合作社”的模式经营,吸纳了当地8名贫困户就业,他们每月可取得近3000元的工资收入。

    国外客户前来体验观光

    2018年,我又与朋友合伙,开发建立了柴泉农逗庄园开发有限公司,生产纯天然腐竹,开发黄豆种植、体验生产、休闲垂钓、旅游观光等项目,并组织广东及国外客户来体验观光,积极向他们推销当地贫困户生产的农产品,为当地群众的脱贫贡献一份力量。目前,柴泉农逗庄园种植了40多亩黄豆,吸纳了17名贫困户就业,社会效益相当明显。

    最后,我想向贫困户同胞们说一句心里话:过日子就得靠自己,不能一味给政府添麻烦,只有不等不靠,自力更生,才能早日摆脱贫困。人,不怕经济穷,只怕志气穷;不怕生活苦,只怕不吃苦。滴水能穿石,愚公可移山,只要功夫深,铁棒都能磨成针。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摘不了的穷帽、拔不了的穷根,只要自己肯努力,有恒心,愿吃苦,一定能脱贫致富奔小康!



    (想了解更多戳视频↓)

    小编心语

    陈志英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,奋起创业,摆脱贫困,用吃苦耐劳、乐心助人的精神,从贫困户转身为当地脱贫战线上农产品营销的“红娘”,抒写了一曲创业致富的动人颂歌。此志感人,此行可赞,此情暖心!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